玄机
张贴时间: 2013/9/27 下午 04:49:22
|
 地母娘娘介绍: 地母又称天公地母 . 皇天后土 . 地母娘娘 . 地母元君 . 地母至尊 . 后土其地母圣号爲”无上虚空地母至尊”地母至尊在混沌之先以玄元一炁造机成运,阴阳判后,又以灵体生化,造成万物生长的型态,整个地球,四时节序、江湖河海、大小土地、都是地母的灵体所生成的。大地一切万物、花草树木也都得到地母灵炁的滋养,包括五谷杂粮等..都是地母长来养育她的子民的,人人在世的时候依靠这些东西来过活,死后还是将肉体葬在地母至尊的怀抱中。各府州县虽然划分了区域,但是各个区域还在地母的土地上。各庙宇、寺院大大小小的神祇也都是用地母身上的东西建造或雕塑而成的。历代的帝王、文武百官也都是得到地母至尊灵慧的孕育才能统摄国政,治理万民。 人类诞生以后,就是秉持着天地阴阳的两股灵气,人类才有良知,来造就今日世界的科学文明。天地本是不言不语的,但是冥冥之中,却以无穷的力量来运化五行,使各星宿能做有秩序的运行,地球上的四时轮替就是靠这股力量在平衡运作的结果,整个宇宙间的一切,包括日、月、星球,万事万物都在她的范围之内。 灵气是代表着原始的母性,而正气则是阴阳交融産生的结晶。贤能的人,就是得到这股灵气的孕育,才有智能来造福世民。一个人在世上能有所成就都是地母娘娘培育的功德。 地母,相对于主宰天界的玉皇,即所谓「天公地母」、「皇天后土」,是主宰大地山川之神,又称「地母娘娘」、「地母元君」、「地母至尊」、「后土」等,宋朝大中祥符年间,徽宗上尊号爲「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」。 自古以来,人们生活上所需的资源,举凡衣、食、住、行都与土地脱离不了关系,因此先民依赖土地、感谢土地,但又害怕它发怒(地震),不愿给人以万物,故要亲地、尊地,具体的表现,即是奉祀将这个人类衣食父母神格化-后土。朝庭又有祭天地社稷的习俗,而且是由天子诸侯行之。天子于每年「一阳来复」之冬至日,祭天于南郊;于「一阴来复」之夏至日,则行祭地之典于方泽。 先民又根据易经的观念:干爲天爲父、坤爲地爲母,在这种相对的思考模式之下,既有天公,即有地母,干神(阳神)爲上帝、大帝或帝君,尊称坤神(阴神)爲元君或夫人,故称后土爲地母元君,认爲玉帝是干元之王,而地母则爲坤维之主,也就是综御整个大地的尊神,故其职司,即爲统辖九土、九垒、四渎、五岳。基本上,后土的女性形象乃是其作爲大地之母的信仰神格化,在民间祠庙及部份道教宫观中的地母形象,或着道袍,或披上树叶,一手持拂尘,一手捧太极以象征其生化万物、涵养万类,尤其是先民农业与土地的密切关系。 道教神学体系而言,地母元君并不属于道教那个道派,在《正统道藏》中也没有其所专属的经典或传记,甚至在道教主要的经典中也很难看到「地母元君」、「地母娘娘」、「地母至尊」这些称谓,而多称之爲「后土皇地祇」,另外,与地母同属土地之神性质的尚有地官大帝与社神等、与上清派的九垒三十六土皇等,不过大柢是作爲统治者或保謢者的男性形象。另外,道教中有「六御」之说,如《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》将后土皇地祇与昊天玉皇上帝、太极天皇大帝、东极青华大帝、南极长生大帝、北极紫微大帝列爲三清之下、统御六合的六位大神,可见后土的神格与玉皇上帝同属太极界之先天高神。 根据《地母真经》所记,言自盘古开天后,有阴阳二气,阳气演变爲天君或天父,阴气就演变爲地母。天父和地母成婚,生下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、伏羲、神农、黄帝,从此人类才逐渐繁衍。 地母至尊圣诞日是农历十月十八日,不论老少、职业,每个人都应向地母供香,表达虔诚的敬意,祈求地母至尊神灵庇佑,定保是年国泰民安,百姓五榖丰收,百业亨兴,人人安居乐业,长享太平日子。
地母至尊圣诞日:农历十月十八日
地母圣号:南摩无上虚空地母娘娘大慈尊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