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净土三尊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觉着,教主「阿弥陀佛」,其左胁侍「观音菩萨」和右胁侍「大势至菩萨」,又叫「西方三圣」。
阿弥陀佛,梵语 Amitabha,意思是:无量光,无量寿,又义甘露(密教称为甘露王)。据前引《悲华经》卷二称,删提岚世界的吴诤念王有一千个儿子,长子名「不眴」,次子名「尼摩」,后无诤念王成佛为「阿弥陀如来」,不眴太子为观世音菩萨,尼摩太子成了大势至菩萨。他原是世自在王如来时的法藏比丘,发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,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,后来成佛,创造西方极乐世界。法藏比丘则成为阿弥陀佛-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。关于阿弥陀佛的身世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。早在东汉,即有记载阿弥陀佛故事经典的翻译。六朝时强调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,就是建立在阿弥陀佛信仰上,并逐渐形成后来的净土宗。随着净土宗在中国的普及,阿弥陀佛成为最流行的佛陀,甚至阿弥陀佛四字成为一般中国佛教徒间相互问候语。
观世音又称观自在,梵文 Avalokitesvara。观世音者,观世人称此菩萨名之音而垂救,故云观世音。观自在者,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之意,其头上的宝冠则是以一小化佛(阿弥陀佛)为标志,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。
大势至是梵文Mahasthamaprapta 的音译,音译「摩诃那钵」简称「大势」、「势至」,也有称「得大势」的,其头上的宝冠有宝瓶为标志,以智能光普照一切。大势至是佛教传说中的一位大菩萨,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并不如观世音菩萨,但在日本受到广泛崇拜。大势至菩萨几乎没有单独供奉,一般都与观音菩萨一起随侍在阿弥陀佛的身边。
念佛有两个要素可以往生:一定要聚集福德,发菩提心,修资粮道,利益众生。第二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。
阿弥陀佛心咒:嗡。阿弥爹哇。些。
观世音六字大明咒:嗡嘛呢叭咪吽
大势至菩萨心咒:嗡。虚虚。索。梭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