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〔自由时报记者张瑞桢/台中报导〕
农历七月初一是民俗鬼门开的日子,但随着社会变迁,往年鬼门开大肆祭拜的风俗也逐渐减少了,丰原区最热闹的慈济宫商圈,拜拜的商家少了很多;很多人都认为初一祭拜的是好兄弟,让刚到阳间的好兄弟先饱餐一顿,民俗却另有一说,当天祭拜的应该是「过路游神」。
寺庙通常分成阴庙与阳庙,前者包括百姓公庙等埋葬无主骨骸之处,后者则祭祀妈祖等神明,两者初一鬼门开的祭拜方式大为不同,例如主祀妈祖的丰原慈济宫,昨天就请来道士诵经,供桌前还有地藏王菩萨坐镇,供品比较简单,几盘水果与荤食之外,另有大批的啤酒、清酒与罐装的麦茶。
埋葬无主骨骸的丰原群灵祠,则聘请布袋戏团演戏,戏台面对骨骸灵位,戏码主要不是演给人看,而是给好兄弟娱乐,亦有人鬼同欢之意,不过,不论是阴庙、阳庙或商家,大肆祭拜的现象减少很多,部份生鲜超市也少见抢购祭祀用品人潮。
专家︰初一拜过路游神
许多人认为初一鬼门开,当天祭拜的当然就是俗称好兄弟的孤魂野鬼,但民俗专家却有另外解释,农历初一祭拜的不是好兄弟,而是「过路游神」,人鬼的社会结构类似,阳间有警察、政府维持秩序,阴界当然也就有神明管理好兄弟。
鬼门开之后,民众不希望被好兄弟骚扰,就要先祭拜负责管理好兄弟的「过路游神」,祭拜方式与一般祭神相同,焚烧的纸钱包括寿金与刈金,刈金各地称呼不同,有人称为四方金或九金,另以宗教界推动的「平安月」、「慈悲月」角度看待,持慈悲心与谨言慎行,自然就能平安顺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