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达「明心见性」,不言「万法唯心」
逆缘、解业、忏悔、精进、外行助果、内省炼心、专静契入、清净自在无我
以上的过程虽非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全部。
因着每一个人的法缘与累世的修功不同而现差别相
有些人需要一步一步次第前进,历事来炼心
有的人只要一念转即可契入、念转境转
若能同步,在体验现实的难行中,证得内心的自在
便不枉此生。

每个人对灵界的「灵觉」都不太一样。
有些人打哈欠、有些人打咯、结法印、有些人起鸡皮…
有些人是可以感觉气场的变化、点头摇头或是其他的六神通…
每个人由于先天的质不同、过去生修的法门不同,
灵醒后自然也有不同的感受。但这些都是对应外境而起的反应。
真正能够分辨正邪灵的是智慧,与对经典与神佛精神的了义。
灵修人来读楞严经会发现,佛祖的灵修经验实在丰富。
很多灵修的善境界,如:见神、见佛…。一旦起了执着。就入魔。
修行路上有很多的方便门。
训体当作通气脉健身,知道暖身与采气、收功。自然身体健康。
而内心不作他想。保持清净自觉。
来交代或唱或歌或言语、文字…是是非非难以分辨时。
深入佛道经藏、自己把神佛的精神读熟读通。融入生活。
不论是对人、灵、神、宫主、法师、师父、同修…
保持「见贤思齐、见不贤内自省」
修行 终就是以【内省自觉】为主轴,
而所经历的一切。都是体验。「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不论人非」
因此,心的修炼,应与炼气、炼灵、训体相辅相成,
神通为用,不着神通。才不致魔考不断、生活困顿。
最大的神通是清净圆满智慧。
就因为人心是多变的,受自己的累世习气、也受环境所染
因此,需要养成读经的习惯 经=镜=净
读经可以帮助自己,自净其意(业)。
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正道、不昧因果。一步一步的转识成智
不得不走灵修路时
如果说灵修是一条最快速、也是最危险的路。
那么经典就是安全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