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既然我们的世界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,是个标准的虚幻世界,是个注定会毁坏的世界,那我们又为什么会降生在这个世界呢?
这是个有趣的议题,自古以来很常被宗教、哲学者探讨,而且很多说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,譬如说,大家都是罪人,所以才会投生在这个世界。这是宗教界最常见的说法,所以大家都是来赎罪的。
而赎罪的方式不外乎忏悔、补偿这两种方式,刚好也是宗教最常见的仪式,所以就不加多说。
另一种则是有目的才自愿投生在这世界的的,这种说法比上一种积极、正面多了,所以接受这说法的人数也不少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认或是相信自己是有罪的。更何况有罪的说法都是来自于降生之前,连追查求证都很难,更何况要人家自己相信。
而有目的降生的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,第一类也是宗教界很常见的,就是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,才特地降生来帮助别人的,这类型的人相较于以上说的两种人,人数少了很多,而且通常不会是最基层出钱又出力的信众,而是站在中、高阶的位阶,有能力说上话,甚至于有能力帮助别人者。
另一类型,则是在一般人中最为常见,那就是课题说,我们降生在这世界是因为有必须要在这世界完成的课题,而相信这说法而日益增多,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是有那么虔诚的信仰,他们会尝试在信仰之外找出自己生存的价值。
而这些课题都蛮有趣的,但我们不是要来一一探讨这些课题,因为这些个别的课题太多了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看法,更何况很多都是听别人说的。
但是大家是想想,相对于永恒的灵界,我们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,有什么课题是真正需要完成,并且可以影响我们永恒的灵界的,用网络虚拟世界来比喻的话,有什么课题是我们可以在网络虚拟世界完成,并且影响可以扩及到我们现实世界的呢?
这是很重要的观念,认真去思考的话,可以减少很多虚假的课题,不论这课题是自己想的还是别人告诉我们的,会少走很多冤枉路。
不论有没有信仰,相信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必有其特定的课题需要完成者,实际上也是走在修行的道路上,因为修行的目的就是在于生命的实相,并且认清什么是虚幻。
因为相信我们降生在这个世界必有其特定的课题需要完成者,相信当他们完成了他们所认定的课题后,他们可以成为更好的人,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有更美好的来世,甚至于在他们死亡之后可以去到更美好的地方,不论这个地方的名称是天堂还是灵界。
灵修者对于以上的说法大都遇的到,不是自己相信,或者是曾经听别人说过,甚至于自己也曾经对别人说过。
以上的说法没有对错之分,端看自己相信什么,接受什么,并且想要完成什么而定。
所以灵修者对于课题就分成以上那几派,相信需要忏悔赎罪者,自然而然会表现在日常生活上,不论是自我修行,还是与其他人交流时,充分表现出这些特色。
但我们比较希望关于课题方面,大家能先抱持一个必要的态度就是,我们是来这个世界享乐了,也就是说,我们个课题只有一个,就是来到这个花花世界体验美好人生的。
就像我们所熟知的民间故事一样,很多仙女都是因为人间太好玩有趣多了,而私自下凡来玩乐的。
连现在很多人在玩的网络虚拟游戏也是如此,会吸引众人去玩的游戏,首要的课题就是这游戏必须要很有趣,很有娱乐性才是。
人生就是如此,既然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存在而存在,那首先当然是先要对于这个世界感到有趣才是,而不是先自己找麻烦,自己都认为自己的世界很烦人,那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而言,当然很烦人。
当我们连在这个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都觉得很烦人的话,如果真有什么课题需要我们去完成,真有什么修行目的需要精进,我想我们可能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想到这些问题吧。
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
如果有在玩网络虚拟世界者应该可以体验,如果对一个游戏觉得有趣,自然会投入者个游戏中,并且努力去完成游戏中个个关卡,直到破关为止,甚至于破关之后,还会从头在玩一次,那是因为这个游戏太吸引人,太有趣了。
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,当我们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很有趣,自然会活得很愉快,遇到种种的关卡、课题,也会想办法去破关、完成。
当一个游戏不好玩,不吸引人,我们自然不会想要去完成。
游戏好不好玩取决于原设计团队,但我们的人生好不好玩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。
人生的课题也是如此,不论我们相不相信以上的种种说法,人生第一个课题就是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很有趣,之后在遇到其他课题,或者是真正重要的课题时,我们会很容易找到方式来完成,而且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,如果人生真有课题需要完成,那表示人生的课题是我们有能力完成的,人生的课题是不会出现我们没有能力完成的,如果会出现我们能力没办法完成的课题,那课题之说将完全不存在,因为既然课题是不能被完成,那又何必须要这些课题的存在呢?
最后整理一下,课题可以简分为不相信课题与相信课题两种。
一、不相信课题者
这才是大部分人的观点,他们不相信宗教的说法,不相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目的的,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追求人生一定要有个特殊的目的,说白一点,想赚钱就赚钱,想要名声就追求名声,其他如地位、权力、爱情等等。
二、相信课题者
很多人可以在网络或者是书局里找到关于这课题的大量信息,这些讯息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看法,尤其是宗教方面的影响更是深厚。而这些课题也可以分成几个类型
1、宗教类的课题
相信宗教类课题者有很明显的特性,深信我们在这是有必须要完成的课题,当完成这个课题之后,就算是达成我们这是的任务,可以得到我们应有的报酬,譬如说,不用轮回、更好的来生等等。
ㄅ、被动的课题
相信这课题者,比较相信我们都是来赎罪的,我们都是罪人,所以才会来世间受苦受难,所以人生过的困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只能在这世做些事情来改变我们的来世。
ㄆ、主动的课题
相信这课题者,也就是认为自己是自愿来投胎转世了,其目的不外乎是来帮助别人,或者是以下写的"世俗间的课题"一样,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。
2、世俗间的课题
这类型的课题比较适合新时代的口味,尤其是新时代的灵修者,这类型的课题大多比较偏向于灵性的成长,也就是说这类型的课题,大多是达成正面的美德,如慈悲、布施、戒口等等,有点类似早期的新生活运动,比较偏向于修正自己的行为。
于课题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,不是一就是二,而二还可以细分成1、2,二之1还可以分成ㄅ、ㄆ等等,当然还能够在继续细分下去,但那完全没有意义。
课题的意义在于,自己是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面对的问题,而不单是接受各方面的说法而已,很多人执着于课题之上,然后在达不到这课题的标准上自寻烦恼,那又何必呢?说真的,还真有不少灵修者陷在这里而无法动弹。